一是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。按楼栋、单元、楼层、住户划定高风险区,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、社区和街道(乡镇)等区域。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。
二是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。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,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、减少频次。根据防疫工作需要,可开展抗原检测。除养老院、福利院、医疗机构、托幼机构、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,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不查验健康码。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,不再开展落地检。
三是优化调整隔离方式。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,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,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。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,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,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。
四是落实高风险区“快封快解”。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,要及时解封。
五是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。各地药店要正常运营,不得随意关停。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、止咳、抗病毒、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。
六是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。
七是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。
八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。
九是强化涉疫安全保障。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、单元门、小区门,确保群众看病就医、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。
十是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。
不需要。根据查询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得知;截止2022年12月1日起实施放开政策不再管控,所有公共场所不再检查健康码,疫情期间注意自身防护,出行科学佩戴好口罩。
央广网北京12月8日消息(记者车丽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和报纸摘要》报道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昨天(12月7日)发布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,并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介绍、解读优化措施。
《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》对风险区划定和管理、核酸检测、隔离方式、保障群众就医购药需求、老年人疫苗接种、重点人群健康管理、社会正常运转、涉疫安全保障和学校疫情防控等工作,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要求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:这十条措施,是为了持续提高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,执行中要坚决纠正简单化、“一刀切”,不搞层层加码。各地要按照要求,精准落实。
坚持走小步、不停步,主动优化完善防控政策,是我国疫情防控的重要经验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、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表示,近三年来,我国拥有了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,医疗救治、病原检测、流行病学调查等能力在持续提升。
王贺胜:我们不断调整优化防控措施,每一次优化都是强调更加科学精准,聚焦病毒特性、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和国内外防控策略变化,因时因势进行调整;每一次优化都是以人民为中心,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,更好地为老年人、婴幼儿等重点人群提供保障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,针对病毒的特点和临床表现,我国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诊疗经验,公众没有必要去囤积和抢购药物。
郭燕红:通过分级分类的救治,有很多感染者会选择居家治疗的方式,我们要求基层的医疗机构,还有药品零售网点等也要做相应准备来保证药物的可及性。
不返校。根据疫情防疫政策显示,截止至2022年12月5日,北京有疫情,存在中高风险区,所以12月5日北京不返校,以学校及教委发布通知为准,疫情具有病毒传播快、伤亡大、控制难度高、地域广等特点。疫情在即,务必做好个人防护。
发表评论